003.jpg  

翌日於黑水塘木屋整裝出發

 

008.jpg  

經成功堡途中卸背包休息,把水袋加滿。

 

 

009.jpg  

中午前抵達奇萊主稜,後為奇萊山屋。

 

 

010.jpg 

登北峰前留影,山頭尖聳陡峭,須攀繩緩上。

 

 

002.jpg  

登頂奇萊北峰,柔雲款款,艷陽當空。

 

 

006.jpg  

應該是下北峰後續登主峰途中所拍,事隔多年,記憶有些模糊了。

 

 

004.jpg  

黃昏時登頂主峰,遠方的千山萬壑已略顯朦朧。

 

 

005.jpg  

主峰附近的柔緩營地,夜裡伴著呢喃風濤,一夜好眠。

 

 

011.jpg  

紮好營,快煮脫水飯加牛肉罐頭再配點滷味。心滿意足!

 

 

015.jpg  

第三天一早攝於卡羅樓大斷崖前,一條似乎永無止盡的險稜,很多路段僅及肩寬。

 

 

012.jpg  

另一角度的卡羅樓斷崖,看似不長的路,卻足足走了四個小時。

 

  

 

007.jpg

 越過凶險的卡羅樓,下午終於抵達卡東木屋前紮好營。那麼多年了,小屋應該已不存在。

 

 

001.jpg  

登頂奇萊南峰。應該是在卡東紮營前上去的,不確定。

 

 

017.jpg  

第四天午前,雨中抵達天池山莊。用完午餐,準備最後的行程。

 

 

014.jpg  

短暫的雨歇,於三疊瀑布吊橋前留影。

 

 

016.jpg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別了!奇萊。

 

 

那是1998。921地震的前一年。也是與妻搬至南投定居的隔年。與新認識的朋友小陳相約奇萊縱走,兩人各有零星幾座百岳的經驗,憑著一張登山地圖,備齊該有的裝備,不知天高地厚的便往奇萊闖。預計以四天三夜時間完成縱走。現在來寫這段回憶,事隔多年,突有「當時年少春衫薄」之慨,細節也有些模糊了。

 

記憶中,我們是在第一天的黃昏才出發,將機車搬上箱型車綁好固定,便驅車前往屯原。抵達後卸下機車,停至路旁用帆布稍微覆蓋,與機車約定三日後再見。車子逕往合歡山疾馳,十點抵停車場。

 

下車時,冷冽的寒風迎面撲來,不自覺的拉緊外套,雖是七月盛夏,這三千米的高山上卻宛如北國之冬。黑暗中環顧四周,隱約透出合歡、奇萊群峰巍峨的身形,群山靜默,彷彿天地洪荒中此時唯一的存在。

 

黑幕中從松雪樓旁登山口出發,微弱的頭燈彷彿隨時會被黑暗吞噬,視線不佳,耳旁的樹濤風嘯便顯得雷鳴般清晰,跌跌撞撞中下切抵達黑水塘木屋。此時正是午夜,屋內一片清寂,熱騰騰的泡麵下肚,趕緊鑽進溫暖的睡袋,一夜睡睡醒醒,心中老是想著兩天後的卡羅樓。

 

翌日醒來走出屋外,晨暉灑落一片柔暈,軟軟罩著穹蒼下的雲、山、樹、石,讓人心情一下雀躍起來。背上重裝,往奇萊主稜穩步前進,約一個小時抵成功二、三號堡,休息,取水,將兩個十公升的水袋裝滿,往後兩天的用水全靠它了。續往主稜爬升。

 

中午前攀上主稜,極目四望,在這臨界天際的高寒地帶,眼前一片柔緩鮮翠的箭竹草原,廣袤雄渾,綿延不斷至遠山、天邊,真有天蒼野茫的氣魄。

 

北望奇萊北峰,宛如拔地沖天的劍戟,一夫當關,豪情四溢。我們卸下重裝,腳步輕盈的往北峰前進,頂上是蔚藍的晴空,一旁伴著柔絮般的白雲,路跡清晰而明顯,登頂前約半小時需手腳並用,卻也沒想像中的難。

 

記憶中,應該是午後不久登頂奇萊北峰。彼時,烈陽當空,山風呼嘯,四野蒼茫,環顧四方,合歡群峰、屏風、磐石、太魯閣‧‧‧等群峰歷歷在目。

 

取出肉粽慢條斯理的咀嚼著,邊飽覽著這一片雄渾秀奇的高山美景,充飽了電,心滿意足的下山,趕往下一個行程─奇萊主山。此去主山,路程遠近不詳,看地圖似乎有些距離,半途背回重裝,像急飛的雁鳥,循著草坡上青晰的路跡快步前行,結果只花兩小時便抵達主山山腳,比地圖上標註的時間還少很多。卸重裝攻頂,半小時內登三角點。

 

高山晝短,雖只是下午,天色卻不再那麼明亮,環眺諸山,銳利的線條褪去,身形便顯得柔韻款款,隔著卡羅樓險稜,有著寬闊基座的奇萊南峰如在眼前,彷彿垂手可得。

 

立於主山之巔,這回並沒有把眼神投注在群山太久,片刻,眼下一條猙獰險峻的危稜立即攫住我的目光,削瘦且漫長,宛如刀刃般架在奇萊南北稜上,成了兩端的唯一通道。想著明天有大半時間都得黏在那片刀刃上,不禁頭皮有點發麻。

 

下主山,在主山附近背風處山坳紮營,兩人共同張羅了一頓簡單卻隆重的晚餐,快煮脫水飯加罐頭牛肉搭配各式滷味,一整天馬不停蹄的趕路,此刻正是飢腸轆轆,兩人風捲殘雲般掃空眼前的食物,連盤中幾片零星的蔥花都不放過。飯罷,泡壺熱茶,夜空下,就著星光閒聊起來,不久,便躺在柔軟的箭竹草坡上,看星星,看朦朧的山,山風呼號,夜涼如水。明日該是雲天明媚的好天氣,但願能夠安然度過卡羅樓。該睡了!

 

天朦朧亮便起身,用完早餐,仔細打裏好裝備,盡可能將背包塞的緊密而紮實,背上身後,還得把胸扣、腰扣確實拉緊。想起昨日在奇萊山屋遇到的山友,語重心長的叮嚀再三:「重裝過卡羅樓並不容易,要全神貫注啊!」謹記山友的囑咐,深吸一口氣,步步踏上那條險刃。

 

印象中,前一小時的路況偶有小驚險,後面的約三小時路程,大概只能用「恐怖」形容了。事隔十七年,攀越細節早已模糊,卻還明白記得很多都是兩旁有千仞危崖,中間又不及尺寬的路段,只能蹲坐其上,毛毛蟲似的緩慢爬行,幸而時有杜鵑、香青的矮灌可供攀抓。待平安抵達卡東,緊繃的神經一放鬆,頓時感到筋疲力盡,並暗暗感謝上天未降下雨來,讓我們順利完成此行最艱難的一段。

 

險關一過,肚皮才開始感覺飢餓。快手快腳的煮了一鍋麵,希哩呼嚕的吃得好不過癮。接下來的行程,到底是先攀爬了奇萊南峰,還是先到破敗的卡東木屋前紮好營後,再去攀爬南峰,如今已不復記憶。或許是剛歷經了卡羅樓的凶險,腦神經自動放空,這天下午的行程至今回憶起來顯得特別模糊。

 

可以確定的是,彷彿在南峰山腳前,一條小溪裏,我們暢快淋漓的洗了個冰水澡,完全無視於「爬大山,勿洗澡」的禁忌。果然,隔天老天爺讓我們洗得更痛快。

 

登頂南峰路程不長,從基座至三角點一小時內可達,山頂平緩開闊,是往南眺望能高、安東群峰的好地點。

 

這一夜,卡東木屋上頭掀開的鐵皮隨風飄舞翻捲,嘩啦啦地令人輾轉難眠。

 

隔日起床一出帳篷,見識到此生遇過最大的濃霧,能見度可能不及五米,濃霧久久不散,花了很長的時間準備早餐、吃完早餐,濃霧依舊沒有散去的跡象,拔營、整裝,耐心等待。十點左右,霧漸漸散開,然而天空卻是一片陰霾。

 

趕緊離開卡東,加緊腳步,疾行在奇萊南稜的箭竹草坡上,這片草坡比起北稜那一片毫不遜色,此時卻無心遊賞,天色如此陰暗,此去天池山莊至屯原,按地圖標示的時程,少說也要六、七個鐘頭,萬一下起雨來,時間必拖得更長,主要是兩人都從未走過,前途難卜,能快就快!

 

中午下達天池山莊,莊內空無一人,煮好僅剩的麵條,囫圇下肚,整裝正要出發,拍啦一聲,大雨傾盆而下。這一場雨是逃不掉了!

 

從背包裡取出雨衣穿上,此去屯原整整約五小時路程,大都籠罩在一片氤氳的雨霧中,雨衣不透氣,體內散發出來的水蒸氣早就濕透了全身衣物。到屯原時天色已略顯昏暗,好一條漫長的奇萊保線道。

 

此時雨勢已稍小,趕緊跨上睽違三日的機車,一路往霧社馳去,風在耳旁呼呼的吹,身體禁不住直打哆嗦。近八點,終於來到霧社。

 

找到一家麵店,各吃了兩碗排骨麵,身體恢復了溫暖。雨更小了,幾乎只是濛濛細雨,換上乾衣服,再度披上雨衣,雨中,續往合歡山挺進。遙漫的中橫霧社支線上,黑暗中,一縷微光踽踽獨行。

 

接近午夜,抵停車處。忍住疲憊,勉力將機車扛上車,綁好、固定,兩人在車上小寐。不久,驅車下山,黑暗中一路蜿蜒,再見埔里時,山城一片微光明滅,多數人正沉睡在夢鄉中哩。

 

隔年,921地震襲擊了中部各地,也是在那麼一個多數人正沉入夢境中的深夜裏。可以想見奇萊山區必遭重創,卡羅樓也一定是更加柔腸寸斷了。

 

這些都是居住在南投時的深刻回憶。十年前又搬回南部,那兒的人情、經歷,無時不在腦海中浮現,於今想來,心上總有一股溫暖,久久不散。-

 

                   莊瑋2015.6.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莊瑋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